《釜山行》美国翻拍版《开往纽约的末班车》进展停滞,制作人透露世界观关联

2025-06-30 13:43:51

曾担任《电锯惊魂》系列制片的好莱坞知名电影人詹姆斯·温近日在接受《娱乐周刊》专访时,首次披露了《釜山行》美国翻拍版《开往纽约的末班车》(The Last Train to New York)的创作细节。这部自2016年就宣布立项的作品至今仍前途未卜,但其与原版电影的世界观关联终于得到官方确认。

2016年在戛纳电影节首映的韩国丧尸片《釜山行》曾引发全球观影热潮,不仅获得专业影评人的高度评价,更创造了惊人的票房成绩。该片的成功催生了动画前传《首尔站》和2020年上映的续作《半岛》,但后者口碑远不及前作。

釜山行

詹姆斯·温在采访中表示:"从创作角度而言,《开往纽约的末班车》与《釜山行》处于同一个世界观。这场丧尸危机正在全球范围内爆发,如果说《釜山行》讲述的是韩国视角下的故事,那么我们希望纽约版本能展现美国背景下的灾难。"但他也坦言项目目前处于停滞状态,"老实说,我不确定它现在处于什么阶段"。

早在《釜山行》上映后数月,法国高蒙公司就购得了该片的英语翻拍权。2018年,曾执导《杀手们》《夜间来客》的印尼导演提莫·塔哈亚托进入谈判阶段,华纳兄弟最初定档2023年4月21日。但随着《鬼玩人崛起》取代其档期,这个项目逐渐淡出公众视野。

距离翻拍消息公布已过去近九年时间,华纳兄弟始终未公布任何关于选角、剧情或新档期的信息。考虑到《半岛》的市场反响平平,即便制片方强调两部作品共享世界观,华纳可能已失去推进这个项目的动力。更关键的是,随着时间推移,当初期待该片的观众兴趣可能早已消退。

尽管《开往纽约的末班车》的概念听起来颇具吸引力,但多数影评人认为好莱坞翻拍《釜山行》实属多此一举。核心问题在于,这个项目除了将故事背景转移到美国外,似乎没有为原有剧情注入新的创意元素。《釜山行》被誉为近20年最出色的恐怖片之一,想要在相同框架下超越原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电影学者指出,韩国丧尸片之所以能突破类型局限,在于其深刻的社会隐喻和独特的情感张力——上班族父亲的自私转变、壮汉丈夫的牺牲精神、高中生情侣的纯真感情,这些元素都与韩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密不可分。简单的地理移植很可能导致作品失去灵魂,最终沦为又一部平庸的好莱坞类型片。

随着《釜山行》导演延尚昊确认将开发全新英语剧集《地狱公使2》,或许这个IP的未来更应该聚焦于原创内容而非重复演绎。正如詹姆斯·温所言,"有时候最好的创作决定,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