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野之上:腾讯视频上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
2025-02-13 15:15:39近年来,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,中国乡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腾讯视频推出的纪录片《田野之上》以独特的视角和真实的记录,生动展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,成为一部极具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影像志。
深入田野,探寻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
《田野之上》由解读中国工作室、腾讯视频、上海广播电视台等机构联合出品,历时三年,深入探访了中国近百个村庄,行程超过十万八千里。摄制团队安排了11个摄制组驻村展开蹲点观察式记录,真实呈现了中国乡村在农业、生态、文化、产业、人才和人的全面发展六个方面的生动实践。
纪录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,展现了中国乡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。例如,山东寿光被誉为“蔬菜之乡”,年产量高达450万吨。在这里,通过集体经济改革和现代科技的应用,蔬菜产业实现了四季常青,并建立了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。这种“寿光模式”不仅盘活了土地,还激活了农民的积极性,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。
人物故事,展现乡村的温度与力量
《田野之上》不仅聚焦于乡村的发展模式,更关注那些在乡村振兴中奋斗的普通人。纪录片中,有在山东寿光种植番茄的殷金华,他的两个大棚毛收入高达43万元。这种成功得益于集体经济的统一规划和订单农业模式,为农民带来了稳定的收益。
在福建永泰,乡村建筑师张明珍回到家乡,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。他通过搜寻民间历史文书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内涵。还有在云南周城的张斌夫妇,他们放弃城市生活,回到家乡开设染坊,抢救白族手织布技艺,让传统技艺在现代乡村中焕发生机。
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乡村的温度,也体现了乡村振兴中人才回流的重要性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乡村,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。
创新表达,传递时代价值
《田野之上》在叙事上采用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式,既有对乡村真实生活的记录,也有对乡村振兴哲学意义的思考。例如,在第一集《粒粒皆辛苦》中,纪录片通过“慢火车”这一元素,象征了那些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。这种看似“缓慢”的发展,正是乡村振兴政策所关注的重点,体现了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“一个都不能少”的理念。
纪录片还通过国际化的视角,将中国乡村振兴的故事推向世界。2024年12月,《田野之上》国际版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,让全球观众看到了中国乡村的巨大变化和农民的幸福生活。
腾讯视频的传播力量
腾讯视频作为《田野之上》的重要播出平台,发挥了强大的传播优势。纪录片自2025年1月7日开播以来,每周二晚在东方卫视、东南卫视和腾讯视频同步播出。据中国视听大数据(CVB)统计,《田野之上》在22点档卫视节目中收视率排名第一,并在蓝鹰融合影响力排行榜中荣登全网纪录片综合传播指数第二名。
腾讯视频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播放体验,还通过多种互动方式,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。例如,观众可以在腾讯视频上观看纪录片的花絮和相关短视频,深入了解拍摄背后的故事。
结语
《田野之上》通过真实的记录和生动的叙事,展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宏大画卷。它不仅是农民的影像志,更是时代的影像志。通过腾讯视频这一平台,这部纪录片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乡村的希望与未来,激发了人们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和思考。
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但正如纪录片中所展现的,只要我们坚持改革、创新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,乡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。